天津敬亚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2018-01-30 16:21:55

国际贸易之中,商品价格通常是按照期货价格来定价的,其规则制定者拥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以石油贸易为例,目前定价主要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纽约WTI原油期货为基准,每天进行着以亿计美元的交易。“石油美元”一词源于曾担任美国总统卡特顾问的乔治城大学教授易卜拉欣·欧维斯,不言而喻,意指“石油换美元,美元换石油”的能源金融循环流通体系。“石油美元”更是美国强权和美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图片来源Updown

中国缺乏石油定价权已是不争事实,这种局面使得在原油进口中处于被动,并带来更多负面影响。比如,进口通道单一风险大(大都采用海上集中运输),由于中国缺乏原油定价权——便没有了主动权,这种被动局面容易被人利用。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原油进口中有一个比较怪的现象,那就是价格越高,反而买得多,价格降低的时候,反而买得少。这种“越贵越买,越买越贵”的现状与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缺乏原油定价权是分不开的,不能真正把握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规律,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地位,因此不能因势利导,掌握原油进口价格的主动权,从而在原油进口中蒙受损失。

而目前,彭博社基于去年美国原油进口数据(约790万桶/日)计算得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因为新增炼油产能和独立买家提振了刚性需求,使中国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更加敏感,海关最新数据显示,原油进口依赖度创下历史新高(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日均843万桶左右,同比增长约10%),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掌握石油的定价权,那么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始终受制于人。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图片来源123TF

而俄罗斯高价石油正是看准了中国对原油的依赖越来越大,称霸了中国市场。国际原油厂商开始控制原油价格,使中国在原油进口中被动挨打,美国页岩油更是虎视眈眈。而石油涉及的行业广泛产业链长,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到国内油价后,再通过产业链一步步传导,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直接影响到中国普通消费者。

比如,石油天然气等产品对CPI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国际原油价格——国内油气产品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交通运输业价格——用油工业品价格——居民燃气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CPI。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卢克石油平台,脸上涂满了原油。/ 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无疑,中国即将推出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有助于动摇欧美国家的原油定价权(初期可以起到象征性作用),这个新机制将完全绕过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这将使美元成为一种不那么有效的经济武器,因此对一些深陷美元荒的产油国来说,石油人民币体系将比石油美元体系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近期,中国也突然加大了对沙特的压力,因为,沙特是否接受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将变得非常关健,沙特不仅是最大的产油国,更是OPEC主导国(会影响到其成员国跟进),而沙特阿美是否接受中国资本入股将成为一个重要风向标;在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带着石油或天然气来“投靠”中国,近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已经出现了小幅下降,而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建立更是中国继中亚油气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三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

但“石油美元”的核心在于,“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美国为维护美元霸权地位,而对试图破坏石油美元体系的产油国采取阻止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图片来源marketwatch

比如,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曾公开宣布,致力于分别用欧元和由黄金支持的“非洲单一货币”来替代美元,用于石油交易和对外贸易。比如,通过SWIFT停止向产油国银行进行美元清算。再比如,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
 

同时,未来不排除会有大规模的地缘危机升级,而石油届时就很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竞争“武器”,特别是如果波斯湾石油运输中断,将对中国和欧盟经济造成冲击,而美国却可以再次利用“石油美元”收割利益。

中国突然出手石油定价权,摆脱受制于人,俄罗斯:又抢我生意?

美国:“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 / 图片来源AFP

中国虽然具有利用中亚石油资源的地缘优势,但石油战略储备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隐患,所以,居安思危的中国应当未雨绸缪,乘当下国际石油价格相对还在低位而人民币价格高位的机遇,应大规模增加石油储备和新建世界黄金定价权体系。